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斩断骗取百姓“救命钱”的贪婪之手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杂志    时间:2023-05-09 00:10:59

日前,多地医保局陆续曝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件,涉嫌虚开药品、套取资金、非法收购、销售骗保药品等行为。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理应用于患者合理有效的就医需求,骗取医保基金不仅严重违法,更影响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地。打击非法骗取医保行为,须堵住制度漏洞,营造全民监管环境。


【资料图】

多地曝光的典型案例中,部分药店、医务工作者、参保人员和职业药贩相勾结,瞄准医保和市场价格的差异,通过虚开大量药物后转手市面销售牟利。部分查处的案件中,竟然有整箱未拆封的药品,足见部分违法行为已成规模,行为猖獗。

事实上,涉案金额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案件,不仅对各地医保账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更严重的是限制了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地,削弱了百姓的获得感。 我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财政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次次“灵魂砍价”赢得掌声。 非法骗取医保基金无疑是挖国家墙角,虚开药品等行为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因无法享受医保药品,或是耽误病情,或是只能花更高价格从市场购买。 可见,骗取医保基金危害远大于涉案金额本身,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更加系统完善的监督机制管住骗取医保的行为。 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根源在于其巨大的利润以及部分管理环节的漏洞。仅仅依靠道德谴责或语言警示难以达到应有效果,还需建立起更加完善系统的监管体系。 一方面 系统要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内容、种类、数量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制止频繁、超量、乱开药的行为。 另一方面, 药品出库可采取更个性化的方式,比如严格按需供给单独包装等。此外,要对进入医保程序的药品进行严格登记,每一批次、每一箱、每一盒的编号都应做好登记,便于后期查处非法案件的取证和倒查。也可考虑对医保药品和市场销售药品区别包装或标记明确标识的方式予以区分,让医保药品在市场渠道寸步难行。

引导全民共同参与到医保基金的保护和监督中。 每一位参保人员都应该从自我做起,一方面确保自身不参与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同时也应拒绝购买骗保药物,共同筑起保护医保基金的长城。现实中,部分参保人员可能出于侥幸心理,为了占点小便宜参与骗保,须知个人占的“小便宜”可能造成远比非法获益大得多的危害。每一个人都应换位思考,替人着想,医保基金要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和兜底作用,就必须让每一分钱用到实处,用到刀刃上,每一个人的自律和监督将保障真正需要救治的患者利益。相关部门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医护人员、药店、药贩、中介、参保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严格遵守并维护医保的相关制度规定,共同保障老百姓的“救命钱”安全有序运转。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贪婪之手伸向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实在缺德,令人憎恨。筑起医保基金的保护长城,完善系统的监管之外需要全民参与。

原标题:人民来论:斩断骗取百姓“救命钱”的贪婪之手

来源 | 人民网

编辑 | 符媚茹 刘新雨

热点文章

• 国家医保局:严厉打击定点零售药店欺诈骗保,更好保障参保人权益

• 聚焦骨科、血透、检查、检验等领域,今年打击欺诈骗保重点公布

• 骗保罚款1.4亿,骨科耗材为何成为骗保重灾区?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3 华夏周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