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供稿
“感谢你们啊,我现在能正常进食较软的食物,你们的手术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2023年2月10日,一名纵膈脂肪瘤切除、胃造瘘男性患者麦先生(化名)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的随访人员连声道谢。
麦先生今年70岁,10年前因纵膈脂肪瘤于上海某医院进行纵膈脂肪瘤切除术。术后8年一直无特殊不适。2年前因为纵隔脂肪肉瘤复发再次到上海某医院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因胸腔大出血二次手术止血,术中意外损伤食管,不得不行颈部食管病损切除手术。
天不遂人愿,食管吻合口因各种缘故恢复不理想,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与胸壁形成“窦道”,口腔、消化道的液体或食物残渣等通过“窦道”流入胸壁,不但容易发生感染,还会加重营养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医院随即为其进行第三次手术——胃造瘘手术,即在胃壁上人为开口,将营养液从该开口注入胃中,保证肠内营养供应,从而保证生命基本需要的肠内营养。之后,麦先生不能如常人一般经口进食,而是打开胃造瘘倒入配置好的营养液,一日三餐,反复如此。不久,食管胸壁瘘口开始渗液,需每天换药。尽管精心护理,麦先生瘘口周围的皮肤仍然出现糜烂,每一次换药时分离纱布及粘连的皮肤都伴随剧疼。
2022年12月,不堪折磨的麦先生慕名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求诊。韩方海教授接诊后,立即为其完善检查,CT结果提示:一是原后纵隔肿块已切除,术区见不规则病灶,考虑肿瘤复发可能;二是食管部分切除后,形成食管吻合口瘘,胃体部造瘘术后改变。这种情况让韩方海陷入思考:关于不规则病灶,麦先生已进行两次纵膈术,不排除术后渗出、软组织形成等对CT造成一定干扰。即使纵膈肿瘤复发,目前也难以将其完整切除,可考虑暂不处理。关于吻合口瘘,则可通过“截断病变食管两端,利用一段带血管蒂小肠替补中空位置从而重建消化道”来解决,这需要口腔科的血管缝合、胸外科的分离和胃肠外科的空肠带蒂截断。
充分考虑后,韩方海立即联系口腔科、胸外科教授等为麦先生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摆在专家面前的一个难题是——食管断端处于较高位置且纵膈经过两次手术后结构紊乱,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通道?经过反复讨论与充分的术前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可建立胸骨后通道,如此还能保证双血管供应,顺利重建消化道后能充分保证空肠段的供血与回流,避免缺血导致的肠缺血坏死或吻合口漏等。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保证营养支持的前提下,逸仙多学科团队共同为麦先生进行了“食管造瘘口清创、切除+胃造瘘切除+食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空肠—空肠吻合+血管吻合(甲状腺上动脉于空肠边缘动脉吻合,颈外静脉与空肠边缘静脉吻合)”手术。术中,胸外科陈炬教授团队负责打通胸骨后通道;胃肠外科韩方海教授团队则负责截断并将游离带血管蒂的约25厘米空肠经胸骨后通道上提与近端食管的残端吻合;口腔科黄志权教授团队则负责将空肠边缘动静脉与甲状腺动静脉完成吻合,充分保证吻合口的血液供应。
历经近3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6天,麦先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提示重建的消化道排空良好,没有出现吻合口漏等问题;术后9天,麦先生顺利出院,现已能经口正常进食,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空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供稿“感谢你们啊,我现在能正常进食较软的食物,你们的手术
-
天真遇到现实剧照_天真遇到现实剧情介绍
1、刘新执导,林永健、陈数、王龙华领衔主演,以诙谐生动的风格聚焦再婚男女的情感故事,并深入探讨当今生
-
【速看料】港股基建股走强 中铝国际涨超5%
港股基建股走强,截至发稿,中铝国际涨5 38%、中国中铁涨3 95%、中国铁建涨3 34%、中国交通建设涨2 12%。
-
红领巾心向党4k手抄报_红领巾心向党手抄报简单内容
1、红领巾心向党我是少先队员,我热爱红领巾。2、鲜艳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少先队的标志,是革命先烈
-
新生儿认奶嘴不吃母乳怎么办_新生儿吃母乳拉肚子怎么回事-全球新资讯
1、病情分析:新生儿吃母乳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乳糖不耐受。2、因为母乳中的乳糖不能被完全吸收分解,被肠道
-
虚拟现实交互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前景_天天新资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自动驾驶技术作为一项高度复杂的技术,需要考虑到多